|
|
國內外鍛壓機床企業的成功經驗 |
發布日期:2013-11-03 19:27:16 來源:液壓機 瀏覽: |
|
核心競爭力是指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所擁有的獨特的獲取利潤、謀求生存、持續發展的能力?v觀國內外先進的鍛壓機械制造企業,無一不是在行業中具有較強的核心競爭力。這種核心競爭力的提高途徑歸納起來有二:一是通過企業自主創新,牢牢把握核心技術;二是通過企業間強強聯合,或兼并重組,實現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
1.自主創新,把握核心技術,是國內外先進企業的成功經驗國外成功的鍛壓機械制造企業無一不具有各自的核心技術。以德國舒勒公司為例,憑借在大型覆蓋件多工位壓力機和沖壓生產線方面的核心技術優勢,舒勒公司牢牢地占據了35%的全球市場份額。與之類似,德國奧姆科的熱模鍛壓力機、德國哈森克勒佛的離合器式螺旋壓力機、日本天田的鈑金機械、日本會田、小松的伺服壓力機、米勒萬家頓的電動螺旋壓力機、德國拉斯科的鍛錘、德國雷菲爾德的旋壓機、德國FELSS的旋鍛機、瑞士法因圖爾的精沖壓力機、瑞士布魯德爾的高速沖床、瑞士哈特貝爾的高速鐓鍛機等等都是各自企業的核心技術,以上企業中有些規模并不大,但憑借這些核心技術,企業能夠在相關領域的市場上占據絕對優勢。
國內揚力集團十分重視科技創新機制的建立,它是國內首家設立了企業建制的鍛壓機床研究院的企業,針對集團內5大制造公司技術和產品分類,設立了壓力機研究所、重型機床研究所、數控機床研究所、精密機床研究所和鍛壓設備研究所等5大科研機構,并針對產品研發與重大課題需求與美、德、日等發達國家的相關科研機構以及國內清華大學、東南大學等高等院校實施緊密聯合,形成強大的核心技術自主研發團隊和技術創新體系。
除了核心技術的研發以外,有些企業出于長遠發展目標,也會從事一些前沿技術研究。例如臺灣協易公司所屬“協易機械研發中心”就主要以未來5~10年產品的可能形態、所需技術為研發重點。
核心技術的形成需要企業以科技為先導,進行自主創新。自主創新可以是原始創新,也可以是消化吸收創新或集成創新。德國瑞士等傳統工業強國的鍛壓機械企業一般都有百年以上歷史,歷來重視基礎技術研究,有雄厚的技術積累,核心技術一般以原始創新為主;而日本企業相對德國企業發展歷史短,許多企業采取的是引進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礎上集成創新,比如日本天田公司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曾引進美國USI-Clearing公司的機械壓力機技術和法國Promecam公司的折彎機剪板機技術,進而買斷其品牌并以天田名義銷售。從此天田公司在鈑金機械領域有了飛速發展,很快成為鈑金機械的世界級知名企業。
國內的濟南二機床集團堪稱是消化吸收和創新集成方面的典范,該公司在1981年就與美國維爾森全鋼壓力機公司簽定了為期十年的技術引進合同,全面引進該公司八大系列四百多個規格品種的機械壓力機的全套技術;1992年與法國FORST-LINE公司簽定了合作生產大型數控機床的協議;1997年分別與日本小松公司和德國米勒萬家頓公司合作,為國內外多家汽車公司建造沖壓生產線。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集成創新,濟南二機床很快掌握了大型汽車覆蓋件沖壓設備及自動生產線方面的核心技術,并于2001年開始向美國高端市場出口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以多工位壓力機為代表的重型機械壓力機,如今濟南二機床已經成為“世界三大沖壓設備制造商之一”。國內的著名鈑金機械制造企業金方圓、亞威和黃石鍛壓也和日本天田公司的發展歷史有相似之處,比如金方圓曾從瑞士RASKIN公司引進液壓數控沖床生產技術,與德國BEYELER公司合作生產電液伺服同步數控折彎機和數控閘式剪板機;亞威先后與瑞士SMS公司和意大利SELEMA公司聯合開發研制數控板料折彎機、經濟型數控板料折彎機和板材開卷校平剪切線三大系列機床產品;黃石鍛壓引進比利時LVD公司的數控折彎機系列產品技術以及美國STRIPPIT公司系列機械和數控轉塔沖床技術。
考慮到我國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以及不同地區存在的差異,善用消化吸收創新和集成創新是從實際出發,加快產品更新換代,提升產品和品牌的整體市場競爭力的捷徑。
2.企業強強聯合和兼并重組是大勢所趨
德國鍛壓機械制造企業兼并重組最早發生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比如米勒萬家頓公司兼并了生產鍛錘的貝歇公司,生產鍛造液壓機的潘克公司和SPS公司合并,重組成SPE公司;生產輾環機的班寧公司、瓦格納公司、生產螺旋壓力機的SMS公司、哈森克勒佛公司以及生產熱模鍛壓力機的奧姆科公司合并成立SMSEUMUCO公司;生產鍛造液壓機的德馬克公司和西馬克公司合并組建成SMSMEER公司,SMSEUMUCO公司也被兼并到SMSMEER公司。2000年以后德國鍛壓機械企業又經歷了新一輪的兼并重組,比如SMSMEER集團又和SMSSiemag集團一起組成更大的SMS集團,米勒萬家頓公司兼并了生產多工位壓力機的埃爾福特公司。而2007年舒勒集團兼并米勒萬家頓公司堪稱德國鍛壓機械行業最大的并購案例,德國舒勒、米勒萬家頓和埃爾福特一直以來是多工位壓力機技術的領先者,舒勒集團通過對另外兩家對手的兼并重組,從而在大型覆蓋件多工位壓力機及沖壓自動生產線領域具有絕對的核心競爭力。
我國金切機床行業中近年來也不乏成功的戰略性兼并重組案例,跨國并購案例有大連機床集團公司收購美國英格索爾生產系統公司和英格索爾曲軸公司、德國茲默曼公司;沈陽機床集團公司收購德國希斯公司;北京一機床收購德國科堡公司;上海明精機床公司收購日本池貝公司和德國沃倫貝格公司;秦川機械發展公司收購聯合美國工業公司;哈爾濱量具刃具集團公司收購德國凱獅公司。國內的并購重組案例有沈陽機床重組云南CY機床和控股交大昆機;天馬集團控股齊重;秦川機械發展公司收購陜西機床廠等。兼并重組后的大連機床、沈陽機床數控金切機床量之和,占全國數控金切機床產量的四分之一,2005年大連機床、沈陽機床并肩躋身世界機床業銷售排名20強。秦川機床董事長龍興元評價收購聯合美國工業公司,“最大的意義是有利于公司產品進入海外市場”。
江蘇揚力集團的發展歷史也是通過不斷的并購和改制重組,最終成為國內金屬成形機床企業中的排頭兵。揚力是鎮辦小廠起家的企業,上世紀80年代先后更名為邗江縣第二鍛壓機床廠、揚州市第二鍛壓機床廠,此后憑借企業實力收購了邗江縣3家中小企業后企業規模逐步擴大。上世紀90年代相繼改制為股份制性質,并正式更名為揚力鍛壓機床有限公司。為了推進企業做強做大,揚力公司采取改制、重組與收購相結合的原則,相繼兼并收購了揚州市3家企業,并按照市場分類和產品研發方向分別組建五大獨立的經濟實體,于2003年正式組建了江蘇揚力集團,集團成立后企業的產、銷、利連續數年均居全國同行業之首。
成功的企業兼并重組,能夠實現強強聯合、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避免同行間惡性競爭,擴充優勢企業的產能,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我國2009年發布的《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就提出“支持裝備制造骨干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發展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與我國金切機床行業的大規模企業兼并重組相比,鍛壓機械行業的企業兼并重組還不多,但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加強和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可以預計今后我國鍛壓機械行業內的企業兼并重組會越來越多。
3.臺灣鍛壓機械企業的高效率和專業化分工協作值得大陸同行學習借鑒臺灣鍛壓機械企業是國際公認的中小企業成功發展的典范,其特點是:
(1)企業少,人員少,效率高。
臺灣鍛壓機械企業數量不多,且企業人數不多,平均每個企業員工只有幾十人,超過300人的企業很少。但人員精干,企業效率高,以2004年為例,臺灣鍛壓機械行業年產值196億新臺幣(約合49億人民幣),人均產值近百萬人民幣。協易公司員工280人,2004年營業收入32億新臺幣(約合8億人民幣),人均收入285萬人民幣。
(2)中衛體系完善,規模效益明顯
臺灣鍛壓機床企業間具有科學的專業化分工。中心廠致力于產品研發、質量管理、市場營銷、關鍵件加工和整機裝配、調試等,衛星廠則進行規;悴考a。整個中衛體系既發揮出類似于大型企業的規模經濟性,又不失中小企業獨有的經營彈性和靈活。此外,中衛體系的建立,還使同行企業間形成聚集效應,相互間緊密協作,共存共榮。仍以協易公司為例,該公司員工總數280名,技術人員就有近百人,企業主要從事新產品開發和產品的總裝、調試,除個別關鍵件外,絕大部分零部件均購自衛星廠和標準件廠。其主要產品——C型沖床的交貨期只有15天至30天,售價為日本同類產品的70%。 |
|
上一篇:
國產變頻器生產商應抓機遇開發機床市場 |
下一篇:
影響某模具鋼出現裂紋的因素研究 |
|
|
|
|
|